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巨人的工具》一书是个人潜能探索者蒂姆·费里斯采访了美国100多位各界顶尖精英的访谈集合。这本书的中文版共有690页,售价一百多元,我读了一个多星期才遍读两遍。这本书太厚又比较零散,但是很多地方闪烁着真知灼见。我把其中的精华记录了下来,做了一个整理,分享给大家。
【1】用自己极限的一半来训练
假如你一次性最多最多能做10个俯卧撑,那么你训练的时候不需要做10个,做5个就可以了。如果做10个,你撑到了极限,但是也很痛苦,痛得嗷嗷叫,做了一次不想做第二次了。但是如果做5个,你很轻松,很舒服,还有自信,间隔15分钟后还可以再来一组。然后再来一组,再来……
用这种方式,你能更好地训练自己的能力,因为你更有可能长时间坚持下来,不断地重复。这种方法是反常识的,我们一般被教育要超越自我,要突破极限,结果搞得大家都很畏惧,不敢迈出第一步。现在很多人喜欢跑马拉松,也是因为这一信念。可是这个方法呢却反其道而行之,书里还给了个名字叫“动作神经刻蚀训练法”。这名字我不太理解,但是道理我信了,可以说,这是我从这本书里得到的最有价值的一个启发。
可参阅:P.96-97
【2】感受消失的事物
当我咬一口车厘子,刚入口的感觉是很甜美的,随着车厘子的皮被咬破,汁水带着浓郁的香气在口中喷洒出来,让人很满足。我的嘴里还在咬着这一颗,还没全部入肚时,就已经急不可耐地去拿第二颗了。这种急促感可以作为当今时代的一个隐喻,现代社会的欲望是我们不断地去得到和占有什么东西,可是这些东西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我们并不在意。
感受消失的事物是一种很好的专注力训练。一枚车厘子的香甜是什么时候消失的?我能否去感受它?去感受它从味觉的高峰缓缓下落,直到完全消无的全过程呢?如果我在车厘子的时候还在做其他事情,断然是做不到的,我必须专注于一物,甚至让时间也凝滞。
所以我认为这个方法还是挺有价值的,打开了我的视界。当然它不适用于吃榴莲的情况,因为榴莲的味好像不太容易消失……
可参阅:P.141
【3】避免讨论趋势
在这本书里,著名投资人彼得·蒂尔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不喜欢谈论技术趋势,我认为一旦产生了某种趋势,那就表明已经有许多人在从事这一领域了。而一旦很多人都在从事某个领域,那就会产生大量的竞争……一般来说,我们都不希望成为某种流行趋势的一员。”
我非常赞同这句话,我觉得在当今很多时候,谈论趋势成为了一种陷阱。人们沉迷于这种让荷尔蒙高涨的宏大叙事,却不知道如何料理好自己手头细小的工作,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牛皮王。
另一位投资人斯科特·贝尔斯基也表达了与彼得类似的观点,他说:“我周围充斥着这样一些人,她们试图对公司的成功要素进行分类与概况——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忘记了创新(和投资于创新)恰恰是一项关于例外的工作。”
避免趋势的言下之意就是,做你独特的东西,不要管别人在推崇上,坚持你的独特性,以及寻找其他人身上的独特性,关注意外和意想不到的事物,才是正确的道路。
可参阅:P.229-230,P.371-372
【4】流浪是一种人生观
这本书采访的一位旅行作家罗尔夫·波茨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流浪是一种人生观。流浪是利用信息时代的繁荣和众多可能性来提高个人的选择能力而不是增加个人财富。流浪是在正常生活中寻求冒险,是处于冒险中的正常生活。”
我这里想说的是,“流浪”的概念跟“旅游”不太一样,时间、空间和心态都不一样。我们一般讲旅游,是利用节假日等时间去一个地方呆2到7天,而流浪是拿出更长的整段时间,两个月、半年甚至几年到不同地方兜转。旅游的意义更像是我们从繁忙的工作中好不容易挤出时间来到另外一个地方喘口气,走马观花,打打卡。流浪呢,是我把其他事情都放下了,以一个自由身,去这个辽阔的世界做一个流浪汉,哦不,做一个自由人。
你可以想想,这种经历很可能会颠覆我们以前所相信的一切。前段时间我在朋友圈中说了一句话:“如果没有想象,世界就会变得平淡无光,我们每天的生活就像白天蹿出鸡笼子,晚上再钻回去。”说鸡笼子有点夸张,但事实上又何尝不是呢?
我没有流浪过,看了书里的这些话后,我为自己没有流浪过而感到由衷地遗憾。
可参阅:P.375
【5】做一个杂食动物
在这本书里,费里斯的多位采访对象和他自己多次热衷于杂食,也就是非常多元化的饮食。比如体能教练查尔斯·波利奎恩的早餐会在坚果、海鲜、牛排之间组合切换。冲浪运动员莱尔德·汉密尔顿等人的训练后饮料是:姜黄粉、白桦茸、辣椒提取物、原蜜和苹果醋等的混合物(拜托,请不要想象它的味道)。而营销专家塞斯·高汀的早餐则是香蕉、蛋白粉、杏仁粉、酸莓干以及核桃经由搅拌机加水搅拌后形成的……“糊”?
而费里斯本人则是中国茶叶的爱好者,不过他的喝法让人喷饭,他会把普洱茶、龙井茶和姜黄粉冲泡在一起,一起喝下去,如果心情好的话他会还在茶中加入一点椰子油……他把这种混合饮料称为“钛合金茶”。
为什么要这样多样混合地吃东西、喝东西呢,我的理解是确实我们的身体是需要非常多元的营养物质的,吃得杂对我们的身体是必须的,而之所以要拌在一起我想是因为这些大忙人都需要尽可能地节约时间吧!
而其实身体的营养和心智的营养是一回事。身体需要多元化的物质营养,心智也需要多元化的信息营养,后者其实就是查理·芒格所说的“多元思维模型”的重要意义。
所以,我们都应该成为一个“杂食动物”。
可参阅:P.81、101、131、239
【6】不要满足于常规性的节奏
其实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认为跟随大众才是安全的。这是天性,但是并不一定准确。这本书里提供了一个观点说,如果你在大学里能够用两年毕业,那就不要花四年,因为“标准节奏是为笨蛋准备的”,学校必须根据平均水平教学,保证所有人不掉队,那么如果你总是跟着标准节奏,就一定会平庸。
这一点我自己也深有体会。我发现抗拒标准化的东西就像英雄启程的一个必要仪式,他必须从中觉醒出来,明白与众不同、按照自己的节奏走是多么重要,这绝不是什么鸡汤,而就是一条必经的道路。就像我在《精进》中说的那样,只要你提高选择的标准,那么你就更容易走上更好的道路。
可参阅:P.174
【7】“成功”的一个标准是处理好和家人的关系
医学专家彼得·阿蒂亚说:“成功的判断标准就是:你的孩子是否记得你是最好的父亲。所谓最好的父亲不是能满足孩子所有物质要求的父亲,而是要看孩子们是否能够在某一天向你敞开心扉,是否能在任何他们需要你的时刻给你打电话,以及你是否是他们第一个寻求建议的人。”阿蒂亚医生对成功的定义出人意料,但是真的,真的,很让我感动。
还有一位被访者的答案与之有点相似,夏伊·卡尔说:”在我看来,所谓的成功就是与你的父母、祖父母以及孩子们关系融洽,善于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
我想,这两个关于成功的定义能促成很多人的反思。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成功的理解太过狭隘了,我们太执着于功利性的目标而迷失在其中,忘记了自己这一切奋斗的意义。如果一个人没有能力跟他最亲近的人处理好关系,不得不说是比较失败的,当然从我的观点来说,如果他尽力了但是仍旧没有处理好,那也不能怪他,因为关系不是一个人单方面努力就能处理好的。
可参阅:P.76,P.463
【8】在企业中要倡导激烈辩论
这是硅谷创业家和投资家马克·安德森的观点。在他的公司有一个规则叫:“要不留情面地相互攻击”。当然攻击的不是人身,而是观点。开会时,一个员工不管其职位观点,当他提出观点后,就要准备好迎接各种激烈地置疑和交锋。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安德森认为只有这种充满压力的方法才能让真正的好想法脱颖而出。
费里斯把这个方法叫做创建红队(反方),就像演习一样,红蓝两军交战。而除了安德森之外,其他好几位受访者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这里我要补充一个知识点,有一位著名的组织行为学家阿吉里斯在企业研究中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叫组织防卫。意思是,同事之间交流常常会为了避免冲突而说话委婉保留,不吐真言,是以防卫来代替求取真相,这就为组织的进化埋下了隐患。其实在大多少公司里,这种组织防卫的现象简直不可避免。特别是下级对上级,哪敢辩上几句。这样看来,马克·安德森的建议和做法是非常犀利,也非常难能可贵的。
可参阅:P.156,P.453
【9】第三顺位出现的想法更有价值
德里克·希维尔斯是一位音乐人和创业者,他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对任何问题,我们第一个想到的答案都不会太有意思,因为这个答案是自动生成的。”
自动生成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答案,也是无需经由思考的答案,它调用的是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所说的头脑中的”系统1“部分。那你想如果你总是答一些无需思考的答案,怎么能从中获得启发呢?
但是如果换个问法就有意思了,对于某个问题,你想到的第三个答案是什么?这个第三个答案是需要你好好想一想才能得到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强迫自己更深入的思考。
其实这本书里有一句话非常关键,一个人提问的质量决定了他的生活质量。但是仔细想想的话,大多数人对于提问这件事是不太经心的,最主要的毛病是他没有提出不一样的新问题,总是在一种惯性提问中打转。如果你试一试,给自己提一些不一样的问题,很可能就能打开一片新的视野。
可参阅:P.173
【10】尝试去解决最简单且最重要的问题
老实说,当领英的创始人里德·霍夫曼提出这个观点时,我是很惊讶的。我惊讶的是为什么我从来没有从这个方面想过。霍夫曼说:“商业战略的主要部分就是专注于解决最简单、最容易但最重要的问题。事实上,战略规划的目的之一就是解决最简单的问题。”
世人都以解决复杂的难题为耀,却忽略了,真正重要的问题恰恰是简单的问题。于是我也问自己,我可以尝试解决的最简单且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一个简单的问题,一定是存于生活中的,不难遇见的问题,提出这样的不需要深奥的知识或者宽广的视野,它们就存在于那里,但是被我们忽略了。
找到最简单的问题,然后去解决它,也许就赢了。
可参阅:P.225
【11】向10个人演示自己最初的项目
营销专家赛斯·高汀提倡一个简单的营销理论,向10个自己信任、关系不错的人演示自己最初的产品,如果他们没有告诉其他人,主动宣传这个产品,那么就说明你的产品还不够好,不应该后续推进下去。
我想这个方法很容易理解,如果连跟你要好的朋友都不会主动告诉别人你的产品有多好,那么很可能这个产品是真的不够好了,你还能期望其他人会宣传你的产品吗?
这个工具非常实用,应用起来也很简单。我们一般总有一两个聊得特别好的微信群吧,把你手头正在做的东西扔进群里,看看大家的反应。如果像一块石头一样扔进去就沉掉了,没几个人出来说几句,那么很可能你这东西不行,得重新搞。这种早期的及时掉头比你投入很多之后再掉头要好多了。
可参阅:P.237
【12】两个特别好的育儿建议
赛斯·高汀还提了两个特别好的育儿建议,他说应该教会孩子两件事,第一件是如何领导,第二件是如何解决有趣的问题。
对于第一点,高汀的解释是大多数人是不懂得如何领导别人的,所以他们只能拿比较低的薪水来服从领导,但是,未来社会,你不能再让你的孩子”靠让自己比别人更具服从性来取胜“,而是要展现出强大的领导才能。一个人有领导才能当然比不会领导要好,这么简单的道理竟然被大多数人所忽视,我想原因是我们自己从来都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育吧。
第二点,解决有趣的问题,是为了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趣味是学习的助燃剂,让孩子主动去做,在解决的过程中如果失败了也没有关系,不要去批评他们,而是要帮助他们找原因,探索新的解决办法。我决定现在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普遍心太急,但是又没有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的指引,只知道在知识学习上不断地加码。
可是我们得想想,这个世界中各行各业的牛人,他们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其实就是领导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成的知识解决的是已知的问题,而真正的精英解决的是不断涌现出的新问题。这一点必须在育儿中考虑进去。
可参阅:P.240
【13】训练自己的“点子肌肉”
詹姆斯·阿尔图切尔是一位投资家、企业家和作家。他有一个习惯是每天上午在小本子上写下10个点子,也就是说像锻炼肌肉一样训练自己生成创意的能力。
一个人的创造力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它绝不是一个全然天生的东西。我发现很多人有一种误解,以为创造力就是天生的,像莫扎特、毕加索、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由于太厉害到我们无法理解,我们就用”天才“一词来概括,把他们当成了另外一种超凡的人类,而忽视了他们后天长期且有意识地对自己创造力的培养。
其实如果施以合适的方法和坚持,你能挖掘出的创造潜能一定是会超出你的想象力的。就像我前两篇的公号文章,只是小试牛刀,就做出了以前自己不敢想的东西——因为我一直以为自己不会画画,跟画画是绝缘的。
所以,去大胆地训练自己的才能吧。阿尔图切尔说,如果你想不出10个点子,那就去想20个,因为你会发现想20个点子比10个更容易。还记得我引用过的约翰·斯坦贝克的那句话吗?——”创意就像兔子。你有几只,然后学着去饲养它们,很快你就会有一打。“
在这本书中,很多受访者还多次提到”晨间笔记“的做法,也是类似的自由创意练习。我自己虽然没有做晨间笔记的习惯,但是几乎在每天的不同时候也总会有灵感出现,我就会把它们马上抄写下来。这些灵感有很多随后都糅合进了我写的书里面,难以计数。
可参阅:P.245
【14】使用大块的、完整的时间
蒂姆·费里斯在书中写道:
“正如投资人布拉德·菲尔德和其他许多人观察到的那样,如果你试图这儿30分钟、那儿45分钟地拼凑时间,那么你就不可能完成一项伟大的创造性工作。大块的、完整的时间——最少3~5小时——是进行创造的必要条件。每周安排一次大块的时间还不够,你必须要有连续多天的集中时间。对于我来说,这意味着每周至少有3~4个上午的时间我会处于‘创造者’模式(至少持续到下午1点)。”
对于这句话我是感同身受,因为我自己不上班,平时每天就是窝在咖啡厅里看书写东西,对于我来说大段大段、不受打扰的工作时间是必不可少。特别是对于一些复杂、深入的思考,从头至尾想清楚,没有两三个小时根本打不住,如果中间打断了就要推倒重来。
其实对于创作者来说,进入”心流“状态是最最重要的一件事,他需要完全的专注、投入到自己的工作里,忘我,忘记时间,任时间流淌。小说家保罗·柯艾略更是”夸张“,他写作的时候一开始会拖延,然后他会对自己说:”咱就写半小时,硬着头皮写吧“。可是没想到呢,往往是一写就停不下来了,半小时可能会变成10个小时。连续写10个小时哦!他说:”这就我写书很快的原因。“我很羡慕。
可参阅:P.402,P536
【15】把困难的任务缩小到不能再小,然后做起来
里克·鲁宾是美国首屈一指的音乐制作人,很多大牌歌手都跟他合作过。他经验丰富,精力惊人。在被问到如何帮助陷入困境的艺术家时,他是这样回答的:”通常,我会给他们布置一个特别小的任务。”比如有一位音乐家跟他签了约,但是一直写不出歌,怎么办呢?鲁宾就对他说,你这首歌只要五句歌词就够了,而你今天的任务就是写出一个字,写出一个你自己喜欢的字,就行了。
OK,这个任务真是太简单了,只要写一个字!当时我在书里看到这段的时候你知道我想到了什么吗?我突然有了自己写歌词的冲动!我也能写歌啊,为什么不能呢,就从一个字开始啊,多简单啊,今天写一个字,明天写一个字,两个月以后,一首歌出来了,完美。
可参阅:P.528
【16】沉浸在第一流的作品中,而不是流行的作品中
里克·鲁宾还说:“去博物馆参观伟大的艺术作品有助于你写出更好的歌曲。阅读伟大的小说……观看伟大的电影……阅读诗歌……这就是利用其他艺术家的灵感的唯一途径。”
鲁宾的观点非常明确,只去看/听那些第一流的作品。第一流的作品即便穷尽一生都看不完,哪有时间去看三四流不入流的作品呢。如果你的兴趣是现在流行什么看什么,大家在谈论什么看什么,像职业的公众号写手那样追逐着每日变幻的热点,那么也许你会成为一个不错的聊天者,侃爷,但是不会成为一个特别有才能的人物。其实我在各种场合中都分享过涉猎第一流的作品的重要性。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借着鲁宾的话再强调一遍也仍有必要。
可参阅:P.529
【17】找到三个你愿意始终观察、学习的人
海豹突击队指挥官克里斯·福塞尔说,曾经有一个人生导师给了他一个建议,他一直在践行,这就是:设定一个三人名单,这三个人是要你始终观察的,其中一位是你值得尊敬的前辈,一位是你的同辈并且比你还要优秀,还有一位是你的下属并且他的工作比曾经的你做的还要好。始终观察、学习这三个人,并对照自己,直到你做得非常好了以后,找到新的三个学习对象。
这个方法对我来说非常新鲜,并且有很强的启发。它最有价值的地方是两个:第一,强调对“人”的学习,我们不仅要学知识,学方法,学技术,还要学人,人是鲜活的,是立体的,找到足够好的人,然后学习它,当然是好的方法。第二,强调兼具多种视角,你看这个三人名单的设定,一个是前辈,一个平辈,一个下属,每一个角色所有的特质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如果你有从下属身上学习的眼光和胸襟,说明你是非常厉害的。
可参阅:P.455
【18】探索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乔希·茨维金既是国际象棋的冠军也是多个武术比赛的冠军,这是一位天才人物和学习专家。他的自传《学习之道》早就出了中文版,很多年前我读过,然后我发现要真正读懂他的方法需要更多的历练。
茨维金的厉害之处是他学习的方式是与众不同的,他不满足于常规的、“别人都这样”的学习方式,而是会自己创造方法来学习。而且作为多项不同种类比赛的冠军,可以证明,他的学习方法确实比传统方法更加有效。
比如在国际象棋的学习中,普通人都是从固定的开局开始学起,而维茨金呢却是从残局开始学,残局中就两个王一个兵,你怎么下,这种训练能对国际象棋的技巧有更深刻的掌握。
茨维金对于学习任何东西的态度是深度优先,从一个小的细节、局部从发,往深度钻进去,实现举一反三。从一件小点的深度研究其实可以照射到全局的。但是我们大多数人缺少的就是这样的深度钻研的自觉。
其实我现在对于茨维金的“学习之道”的理解应该比绝大多数人要深一点,不论是深度优先,还是创造性的学习方式。甚至可以说,这就是我现在主要研究的最主要的问题。
可参阅:P.611-615
以上就是我从这本书中收获的18个心智工具。
但是因为这本书太厚,信息量太大(当然也包括很多我认为价值不大的内容),所以这18个工具远远没有穷尽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比如说,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实用的生活、健康、烹饪小建议,还有很多精彩的格言等,我这篇文章中就不一一列举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