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是快乐与幸福的源泉
《生命的心流》《幸福的真意》, [美]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中信出版社 2009年1 月版,2011年 6月再版。
这两本书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希望通过现代心理学的方法,探讨一个古老而又基本的问题:人如何获得快乐,何时最幸福?
世界上有些知识,我们一生下来,就注定要比前人知道多得多,比如自然科学领域。但另一部分知识,无论时代怎样发展,社会如何演进,每一代人都要重新获取,前人的努力无法成为我们现成的经验,这种知识可以称之为智慧,是关乎人生的终极命题,比如,什么是幸福?
2300年前,亚里士多德曾说,世人不分男女,都以追求幸福为人生最高目标。时光流逝,现代人对幸福的理解并不见得比亚里士多德更透彻。对于“幸福”二字,我们每一代人都要重新思考,重新来过。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契克森米哈赖花费 25年光阴去研究幸福的原因。
说到幸福,先从快乐说起。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找到乐子,读一本有趣的书,看一部好电影,听段相声或脱口秀,与几个朋友聚餐畅饮一番……但这些快乐转瞬即逝,不能持久。
古希腊哲人第欧根尼曾打着灯笼也找不到一个诚实的人;而今天要找到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恐怕更加困难。——也许快乐总是短暂的,不快乐却是长久的。
本书作者契克森米哈赖却认为,真正的快乐源自于我们的意识。一个人可以不管外界发生什么事,只靠改变意识的内涵,就会使自己快乐或悲伤;意识的力量也可以把无助的境况,转变为反败为胜的挑战。
索尔仁尼曾把身陷囹圄的不堪转变为另一种体验。他说:“有的犯人会设法冲破铁丝网逃脱!对我而言,铁丝网根本不存在,犯人总数并没有减少,但我已飞到远方去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写出《古拉格群岛》这样伟大的作品。
这种由自我意识带来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我们平时之所以感到快乐不能持久,是因为我们的意识一直生活在表层的世界,由此带来的是:浅浅的喜悦、浅浅的心情、浅浅的参与、浅浅地工作……浅浅地活着。
如何才能摆脱这种浅浅的状态,让我们投入地、深入地去生活,去获取那种像美酒一般浓郁的、回味无穷的乐趣呢?其实,这种快乐也就是幸福,幸福是真正快乐的升级。
这就是这两本书要告诉我们的,幸福的真意是什么。
在《生命的心流》中,作者契克森米哈赖开创了“心流”( flow)的概念,简单地说,心流是指一个人心无旁骛的投入到某项活动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挑战时的感受。心流发生时,人必须投注全副精力,达到一种忘我的状态,意念因此得以完全协调统一,从而生命获得极致的发挥。在任务完成后,心流的体验会让我们心生感激与快乐之情——这是一种真切的长久的快乐。
我们多少都有过心流的体验,例如,经过一番心血完成某件比较艰难的工作,当时的心情,只有你自己明白。作家“思如泉涌”的完成一篇小说,音乐家激情澎湃的完成一段即兴演奏,当心流发生时,他们的灵魂已与艺术混为一体。
心流不同于简单的快乐,我们在看某个肥皂剧,玩无聊的游戏时,同样会感到快乐,但这类快乐十分脆弱,需借有力的外在环境方能产生。唯有从心流带来的快乐,是自己塑造所得,对个人意识的拓展与成长才有助益。
达到心流有几个所需的条件: 1)清晰的目标。2)较为清楚的行动准则。 3)有立即回馈,让人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完成每一步骤后,能够立刻判断自己是否有所改进) 4)当事人对所做的事具备高技巧,同时面临高挑战。 5)当事人尽全力接受挑战。
我想可以通过作者以下几段话,清晰的表达出心流与幸福生活的关系:
莫虚度闲暇光阴
正如前面谈过的,虽然一般人都很期待下班回家的一刻,准备好好享用辛苦挣来的闲暇,可是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利用这段时间。更具讽刺的是,工作的乐趣比闲暇更多,因为工作有类似心流活动的内在目标、回馈、游戏规则与挑战,能使人投入,全神贯注,浑然忘我;然而闲暇却没有结构可言,必须花更多精力才能把它塑造成产生乐趣的形式。需要技巧的嗜好、设定目标与范畴的习惯、个人的兴趣以及内心的自我纪律,都有助于使闲暇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一个再创造的机会。但大致而言,一般人在闲暇时错失享受乐趣机会的情况,比工作时更严重。
未来属于善用闲暇的人
不断兴起的休闲事业,以用富于乐趣的经验填满空间、时间为宗旨。然而大多数人不但没有善用生理与心理资源体会心流,反而花许多时间,坐在电视机前观赏知名运动好手在大体育场的表演。我们并不创作音乐,而只听身价数百万美元的歌手的白金唱片;我们不从事艺术创作,只会对拍卖会场上喊得最高价的名画赞叹不已;我们也不肯冒险贯彻自己的信念,只会每天花几个小时,看演员在虚拟的情境中,假扮出生入死。
这种替代的参与方式,至少暂时粉饰了浪费时间的空洞感。但是跟投注在真实挑战上的专注相比,它实在太薄弱了。从技巧的运用中产生的心流经验,会带来成长;纯属被动的娱乐背后,什么也没有。全人类加起来,我们每年浪费了数以百万年计的人类意识,这么大的能量本来可以用来完成更复杂的目标,带动乐趣横生的成长,现在却浪费在模拟现实的刺激追求上。大众休闲、大众文化,甚至包括所谓上流文化在内,都是因为外在的因素(例如炫耀个人的地位)才赢得消极的注意,成为心灵的“寄生虫”。它们吸收精神能量,却没能提供实质的力量作为报酬,只是徒然使我们变得比原来更疲倦、更沮丧而已。
除非一个人能自行控制工作与闲暇,否则注定会感到失望。大多数的工作与休闲活动一一尤其是消极接受大众传媒的方式,都不是为使人变得更快乐、更强有力而设计的,它们只是某些人赚钱的工具。如果我们听任它们得逞,它们就会吸干我们的生命精髓,只剩下一副空壳。另一方面,工作与闲暇正如同人生,可以应我们的需求发挥作用。学会从工作中发掘乐趣,不浪费闲暇的人,会觉得人生越发有价值。布莱特比尔写道:“未来不仅属于受过教育的人,更属于那些懂得善用闲暇的人。”
看来,真正幸福的人是那种工作时能体验到心流,闲暇时也过得丰富多彩,不会虚度的人。之所以有那么多人体验不到快乐是因为他们在工作时充满抱怨和痛苦,好容易熬到下班,又任之虚度,他们整个生命都暗淡无光。
唯有从每天的生活经验中创造乐趣,获得心流体验,才能真正提升生活的品质,也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
幸福并非瞬间发生,也并非刻意得之,它与运气或几率无关,它用钱买不到,也不能仗恃权势巧取豪夺;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阐释。实际上,幸福要靠个人的修持,事先充分准备、刻意培养与维护。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当于接近幸福的境界了。
幸福并不是存心去找就能找到的。哲学家密尔说 :“自问是否幸福,幸福的感觉就荡然无存了。”只有在不计较好坏,全身心投人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时,才会觉得幸福,直接去找反而不会奏效。
契克森米哈赖十分赞成弗兰克在《活出意义来》中的观点:“不要以成功为目标一一你越是对它念念不忘,就越有可能错过它。因为成功如同幸福,不是追求就能得到;它必须因缘际会……是一个人全心全意投入并把自己置之度外时,意外获得的副产品。”也就是说,幸福感只不过是目标既达的某种附属现象。威尔·史密斯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所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
实际上,契克森米哈赖是芝加哥大学心理系教授,同时他被誉为“积极心理学的世界级领导人物”。“积极心理学”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这是现代心理学中比较热门的一个分支,也是在众多成功 /励志书籍中,创造畅销书最多的一个主题,例如《秘密》《不抱怨的世界》《遇见未知的自己》《正能量》等等,所有讲到这个词的人无不受到契克森米哈赖的影响,但作为一名严肃认真的学者,契克森显然没有那些畅销书作家一样频繁曝光。
在实证行为主义盛行的20世纪 70年代,契克森米哈赖依然大胆提出当时学院派学者不敢也不愿追溯的心灵现象一一人类的最优经验( the optimal experience)。该理论比另一位更早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巅峰经验”( the peak experience)更胜一筹。马斯洛是从人类超越性存在的观点出发,体验自我实现的巅峰经验的;这种经验虽然与契克森米哈赖教授的“最优经验”有共同之处一一即“忘我”的境界,但起点完全不同;马斯洛是从哲学的超越性出发,含有浓厚的意念论倾向,而契克森米哈赖教授从现象出发,提出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人为什么会专心致志,浑然忘我?”随后,他提出了“心流”的概念。
《生命的心流》与《幸福的真意》可以称之为两本绝对经典的心理学名著,在对心灵探索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书 1997年在美国出版,引起轰动。 2009年才由中信出版社引进中国大陆,但是,它们价值和地位显然没有得到中信的重视。 2011年,出版社再版这两本书,分别改名为《专注的快乐》和《当下的幸福》,仅凭这两个名字便已失去原作的味道,况且它们一直被定位在成功 /励志类别,实乃焚琴煮鹤,暴殄天物!
读一百本励志书也不及读一本这样的心理学名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