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这种坚持30天、50天、100天的行为,只是感动自己而已,期待中的那种“形成习惯”相当难。 比如很多打卡活动,写作21天,写作100天,虽然目的是为了所谓习惯养成,但实际上,基本就是没有办法达成目标的。 最容易出现的是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人还是能把打卡做下来,但是越往后越丧,简直就是为了做而做,每天为了完成所谓的打卡任务,随便囫囵凑合一个东西交上去,写几个字啥的,这玩意毫无意义。 另外一种情况大家都能理解了,就是直接放弃了。 就这两种人,占了打卡活动的80%以上。 那我觉得真正有用的建立习惯的练习是啥呢,说出来可能一时间大伙会觉得,有点跳脱。但这真的是实际建立习惯的有效做法。 就是:身份认同。 如果是那种21天、100人的打卡活动,是外力的作用,那么身份认同,就是内力的作用,是由内而外的。
所谓身份认同,就是,我认为自己理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是自我预期。 当你真正认为自己理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候,是根本不需要做啥21天、100天打卡活动的。你自然就会要求自己,变成自己心中那个,理应是的人。 一个认为自己是绅士的人,不会允许自己邋遢的,没有人督促和监管,也会保持整洁的。 一个认为自己是美女的人,在家也会给自己画点小妆的,因为这个身份认同要求自己必须捯饬一下。她在家也会穿得很在意,她不会允许自己披头散发的。 在我看来,重要的不是做什么打卡活动,有用的是:身份认同。就是让自己深刻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我觉得是震撼教育,偶像教育。就是你得多听多看,不管是书中人物,还是虚拟人物,真实人物,电影里的角色,你得有锚点,你看了这个锚点就觉得,我也想变成这样的人。我就是他。 于是你就会按照这样的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当一个牛人变成骨子里的身份,而且还在用不断完成一件又一件事的经验,来不断强化。于是整个人好像真的变强了一些些。 目标也好,行动任务也好,这些打卡,都是外部的。而身份认同,是内核的。当内核确认了,其实所有的外部行动,都会和内核对其的。 就类似于,说一个人改变,通常大家看到的是这人用了好多年之后,改变了。其实不是,起始点其实在于多年前的那个内核的改变。 首先这个人内核变了,对自己有了新的定义,这个改变,只是需要一段时间(哪怕是很长的)来配合自己的内核完成这个对齐。 身份认同,才是“养成”习惯的终极法宝。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