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4日星期六

秦东海|林子超博客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穷则思变。当年修渠的十万大军,踩着1978年改革开放的节拍,纷纷怀揣一身好手艺,掂起瓦刀闯世界。

1979年春的一个午后,林县横水镇寒镇村的秦东海捆好铺盖卷儿,腰里别一双千层底布鞋,步行十多里的山路,来到了当时就近的马家公社汽车站,准备前往山西临汾打工。

“说是汽车站,其实仅有个牌子。”秦东海说,站点等车的人很多,人们拎着大包小包,外出搞“副业”。车来了,秦东海硬是拉开客车侧面的玻璃窗,钻进了车厢。

1991年,采桑镇下川村的辛俊现19岁,还是初三的学生,父亲过世不久,他穷得拿不出学费,也不乐意连累家人。春节刚过,辛俊现就怀着当老板的梦想告别家乡:“父辈人连红旗渠那样的奇迹都能创造,当老板算个啥?”

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在红旗渠修渠过程中锻炼出的大批能工巧匠,扎堆成群地走出家门,外出从事建筑业,形成“十万大军出太行”之势。1989年,林县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建筑劳务基地县。这年,林县的建筑队达到2500个,外出民工达到11.5万人。

当年一支支的建筑队,如今已发展成为近3000家遍布大江南北的建筑企业。

2015年10月,林州市红旗渠大道东段,一座近百米的高楼成了林州建筑企业的“娘家”。

7月23日,记者走进这座建筑总部大厦的一楼大厅,迎面看到的是一个巨型数字大屏幕,正在滚动播放林州建筑业的辉煌故事。大厅左侧显著位置标注着楼层索引,记者细数下来,入驻企业有103家。如此之多的建筑企业扎堆一处,这在全国都不多见。

林州市建筑业管理局局长付志强坦言:“围绕林州‘总部经济’战略,如今林州建筑业进入集聚、转型、高质量发展阶段。去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高达1200亿元,税收16亿元。”

据统计,林州60%的农村强壮劳动力在从事建筑业;60%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得益于建筑业;60%的银行储蓄存款余额来源于建筑业。

情系故土,返乡栽下“致富树”

今年64岁的秦东海,虽已退休,但仍然闲不下来,给七八家建筑企业当顾问。

7月24日,记者在林州市“琛凯花园”项目工地,见到了秦东海,他穿着一件军绿色T恤,后背已经被汗水打湿。他站在楼下,手搭凉棚望着两位站在吊篮里进行外墙粉刷的工人,口中喊道:“注意安全,保证质量!”

“安全和质量是建筑业的生命线。”秦东海说,以前搞建筑,最多3层,盖楼顶板的时候,都是用厚木板搭个斜坡,七八个人用绳子硬往上拽,如今都是机械化,一摁电钮就上去了,过去3层楼需要盖个大半年,现在几天一层楼。

改革开放让林州人“饱了肚子,挣了票子,换了脑子,有了点子,走出了致富的新路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些走出大山、实现了资金原始积累的林州人,带着信息、资金、理念返回家乡,开始造福造富家乡。

在红旗渠大道西段,坐落着一座淡黄色的6层高楼,尖顶灰瓦,这是河南省实验学校林州校区。

辛俊现告诉记者,2002年,他给河南省实验中学盖教学楼时,就有心将优质教学资源引进林州。当了老板之后,2012年,他投资了3000万元,在家乡兴建了省实验学校林州校区,梦想成真。

“一个人有多少财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给社会、给他人创造更大的价值!”辛俊现动情地说。

在林州,类似秦东海、辛俊现的故事还有很多。

林州籍建筑企业家、吉林宏泰集团董事长李文顺,瞄准老家横水镇河北村周边坡地,注册成立现代化农业发展公司。

林州光远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伟放弃待遇优渥的工作,回到家乡建起了全国最大的电子级玻璃纤维生产基地。

近年,林州先后涌现出王留根、崔宝丰、刘玉珍、李晓军等一大批返乡创业典型。截至去年年底,林州累计返乡8.2万人。

在他们的带动下,原本工业相对落后的林州,汽车制造、建筑建材、轻纺、高端材料、电子……一个个企业拔地而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林州红旗渠经济开发区成为我国中西部唯一设在县域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林州市委书记王军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林州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2017年,GDP比1978年增长了89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1978年增长了128.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比改革开放之前增长185.9倍。

不忘初心,擎起绿色发展新未来

如果把视线聚焦到党的十八大以来这5年多,人们会发现林州更加精彩纷呈,发展“颜值”更佳、“气质”更优、“含金量”更高。

初伏时节,记者驱车驶入林州市迎宾大道,只见层峦耸翠的龙头山巍然屹立在前方。山脚下,拥有460亩水面的龙湖波光粼粼,湖边垂柳依依,木质栈道沿湖而建,市民行走其上,悠然自得。近年来,林州先后投资10亿元,通过引水、调水、治水,全城已经形成了大水系格局。

富起来的林州人豪情更胜,他们勇敢冲破封闭,打破太行山的千年屏障,构筑三省交界的大道通衢,用理想照亮“美太行”的新征程。

40年前秦东海去山西临汾时,需要一天一夜,而如今,他开车穿过太行山,只需要五六个小时就能抵达。

绿起来、美起来的太行山,吸引八方游客。去年五一当日,红旗渠景区门票收入突破100万元。

7月24日傍晚,记者来到石板岩镇一家农家乐,老板申艳青正忙着给屋里的客人上菜。几年前,她瞄准旅游商机林州致富信息网,拾掇起自家的石板房,开起了农家乐,建起美术写生基地。“一年收入一二十万元。”今昔对比,申艳青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夜晚的林州灯火璀璨,记者沿红旗渠大道返程,彩色的灯光将路旁行道树、带状公园装饰得格外美丽,路边广场上,市民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尽情舞蹈。谁能想到,40年前,林州市区是个仅有3个小村、3条不到500米长街道的“偏远小镇”。

如今,这座城市实际管理人口超过110万,道路里程超过196公里,近100米高的摩天大楼有35栋。当年“土墙石瓦”的小地方已成为一座高颜值的山水生态之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历经40载春风化雨,脱胎换骨、凤凰涅槃的新林州。

改革者说

改革开放成就了山里人的梦想

中共林州市委书记 王军

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让林州十万大军走出太行,他们赚了票子,换了脑子,又纷纷返回林州建设富美家乡,给林州这座山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林州40年的改革和发展,用实践证明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回望过去走过的路,探寻通向更加美好未来的路径,解析林州创造奇迹的密码,令人心潮澎湃,感奋不已。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林州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保持奋斗的精神、实干的气概,用开放的眼界、创新的魄力,勇于改造自身,让红旗渠精神永不褪色。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红旗渠精神的具体体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有力保障。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功成不必在我”。以杨贵老书记为首的林县县委,当年拍板修建红旗渠冒了很大风险,这是改革家的胸襟和胆魄。林州几届领导班子,正确处理了潜绩和显绩的关系,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一届接着一届干,彰显坚持科学发展、务实发展、一以贯之谋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立足打基础、谋长远,富子孙。

林州的各级干部,时刻把百姓热切关注的事当成“头等大事”,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胸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常办利民之事林州致富信息网,恪尽为民之责,真正当好人民“勤务员”,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今天,站在历史的新征程上,林州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坚定行动,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从更高起点系统性谋划和推进改革开放,新征程的画卷会比以往更加壮美。(本报记者任国战整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

Also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