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9日星期二

举止轻浮,聪明太露,多谋多改

对恭亲王奕䜣的评价,愚以为还是曾国藩和他的首席幕僚赵烈文说得最准确最靠谱——“恭亲王之贤,吾亦屡见之而熟闻之。然其举止轻浮,聪明太露,多谋多改。”见面后曾国藩如何评价恭亲王呢?只有一句话:“恭邸极聪明,而晃荡不能立足,甚可忧耳。”  曾国藩的首席幕僚赵烈文对恭亲王也曾有入木三分之评,他曾言:“在上海见恭邸小象,盖一轻俊少年耳,美则美矣,然非尊彝重器,不足以镇压百僚。”曾国藩赞同这种说法:“然。貌非厚重,聪明则过人。”赵烈文继续说:“聪明信有之,亦小智耳。见时局之不得不仰仗于外,即曲为弥缝。昨与倭相争持,无转身之地,忽尔解释,皆其聪明之征也。然随事称量轻重、揣度形势之才则有之,至己为何人,所居何地,应如何立志,似乎全未理会。……身当姬旦之地,无卓然自立之心,位尊势极,而虑不出庭户,恐不能无覆餗之虞,非浅智薄慧、涂饰耳目之技所能幸免也。”  赵烈文判断,恭亲王八面玲珑,聪明伶俐,能求全于一时,却没有政策原则,没有战略远见,恐怕不能担起中兴重任。  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恭亲王奕䜣虽然在镇压太平天国,与发展洋务运动,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他及整个满清集团的短板,始终围绕延续帝国,而不是民生百姓。  授予汉族官职与爵位,只是笼络其效命的方式,胜利之后便裁撤以消除隐患,然而经改编之兵勇,经过甲午战争的验证后得出结论,锐气尽失,如同之前的八旗与绿营,说明奕䜣并未解决军纪败坏的根本问题。  而洋务运动可以看到,大量的工业矿物部门都设置在江南,并不是为了解决战后江南百姓生计,而是以江南之地作为试炼之地,取江南之财为清廷输送所需,因财赋短缺才开放民营资本,其本质依然是剥削。  最关键的是:朝堂之上奕䜣始终毫无魄力,在同治帝亲政的问题上,还要与慈禧作出妥协,导致慈安逝世后迅速失势,慈禧通过剪除奕䜣党羽,使其在朝堂无法顺利推行政策,至中法战争时期节节败退,慈禧太后借口奕訢“委靡因循”将奕䜣与其党羽全部驱逐出军机处。  因此笔者觉得,奕䜣纵然才能高于咸丰帝,却也极为有限,否则也不会令道光帝思量多年,最后却并没有立他为太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

Also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