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7日星期二

你尽早积累能让自己长期吃饭的本事|林子超博客

 这个问题属于螺狮壳里做道场。属于在淤泥里找一个舒服姿势的问题。  因为,不管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只要在一家公司上班,就几乎(注意是几乎,因为职场是金字塔结构,越往上爬,位子越少)是没有出路的。  而且大家发现没有,现在人类生产力,比几百年前那真的是发展太多了,照理说不应该是工作越来越幸福嘛,怎么反而越来越丧了呢?  主要是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这事儿要从工业革命开始说起。我尽量长话短说,复杂的事情简单说。  1.工业革命是怎么发生的,这底层是内生性的需求,即,人口不够,效率太低,导致产能上不去,所以需要技术提升,来提高效率,这是社会发展与人口不足的矛盾。这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内生性需求。  (稍微拓展一下,这也是最近看施展课程他讲到的,为什么清朝没有发生工业革命,是因为那时候人口大爆炸,人口达到4亿,结果因为人口太多劳动力机器便宜,社会没有提高效率发展技术的内生性需求,因为发展技术并不会让成本降低,人口爆炸劳动力太便宜。这是中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的底层原因)  2.工业革命,机器替代人,有了公司和组织的概念。这就走上了一个不断提高效率的过程。或者说,工业化过程。  3.而工业化过程,不单单指机器大生产的。工业化过程,是把一切能标准化,专业化,细分化的东西,都不断标准、专业、细分的过程。  4.所以,为啥明明社会发展了,我们文明了,物质极大丰富了,普通人的生活却没有变化。是因为,之前的工作是很依赖于个人能力的。或者说,一个人在工作中的能力,是不容易被替代的。  老师傅是可以管一系列事情的,这是经验的累积,老师傅的幸福度是很高的,因为被尊重,因为有价值,还能收徒弟,还拿高工资等等吧。  但是当一切都被标准化,专业化,细分化之后,不再需要老师傅了,所以普通人的晋级路径相当于被斩断了。  5.所以,不能把工业化等同于机器大生产,要把工业化说成是一种方法论。即:就是流程,标准,细分,优化流程。  6.工业化的结果是,过去的工作被切成了无数个小块,资本家把这些小块工作分别卖给员工去解决那个非常小的模块的问题,这样,员工重复做一件事,能力会专精,且不会有机会威胁到公司这个大机器的运作。  如果一个人负责的环节太多,能力太强,掌握的资源太多,就有可能自己干。所以,现在的工作越来越被细分,这也意味着,一个人混社会的“议价能力”是越来越弱的。  7.而且工业化的结果是无休无止的,永远有空间继续做优化的。大家知道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做工业化优化的。  就拿我们最长吃的各类连锁店来说,麦当劳肯德基,这是外国餐厅,我们的中餐也一样啊,各种小面,火锅,连锁餐厅。这些餐厅怎么保证出品在各地吃起来口味保持一致,那也是要用到工业化的。  这时候我们认为很难失业的厨师,这个非常依赖经验的工作,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厨房后台被工业化改造了。  即,有专门的人去研究菜品,要做一道菜,有人专门全国去找到好吃的菜品,研究怎么做出来这个味道,各种找秘方和尝试。然后所有用料全部细致到克,完全标准化,包括烹饪的时间,火候,这些全部都会有标准。  一道菜,90%的工作都被标准化了,大部分都是中央厨房搞定的料包了,炒炒就行,那这时候是不是很多厨师的作用就被削弱了。(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我指的是连锁型的饭馆)  8.当社会的各个生产环节都被切成一个个小块,那是不是只要是一份工作,从长远看,就基本是没有出路的。  因为你掌握的仅仅是一小块的工作能力,而你这个螺丝钉是可以随时被替换的,一旦有更便宜,更年期,更有能量,工作效率更高,个人事情更好的人出现,你被替代是不可避免的。  除非你有更牛的竞争力,但是可能会有么?你只可能通过忍气吞声,降薪和加大工作时长来弥补自己年龄和精力的不足。但,这种弥补,到哪天算个头?到头来还是不能逃脱像被剩茶叶一样被倒掉的命运啊。  以上,算是一个清晰的解释吧,为什么,在今天,一份工作是几乎没有出路的。为什么我说,你觉得去大公司打杂好,还是去小公司磨练,这个问题属于螺狮壳里做道场。属于在淤泥里找一个舒服姿势的问题。  因为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只要是做螺丝钉,就几乎没出路啊。  9.所以我始终在跟大家说的是,未来经济的基本单位是个体。你尽早积累能让自己长期吃饭的本事,这个本事不会因为身体变差,年龄变大而贬值,并且你需要保持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应对今天这个时代的变化,才能让自己和家人过得好。  别死盯着一份工作了,能让你过得好的是自己的事业,而不是你的工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

Also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