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今年的就业可能不会很乐观|林子超博客

 作者:这样一段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60672204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从最近的情况看,今年的就业可能不会很乐观,目前媒体还没开始集中报道,消息只是在社交媒体流传都在说今年工人返工工作都不太好找,不过已经有媒体关注到富士康了。根据九派新闻报道,郑州富士康年后首次发布招工信息,并未出现大规模招聘,仅有八大街厂区招募正式工港区,富士康至今未开招,往年常见的小时工派遣工也未出现在招工信息内,根据富士康招聘人员表示,很快就招满了,而工人反映年后工资低,而且不缺人。需要注意的是这条新闻出现在元宵之前,而工人的大规模返工基本是在元宵之后,也就是说一大批人在返工的路上就没有工作了。

再看港口情况,上海港的空箱已经堆积如山,因为数量太多都堆到了太仓,不仅是上海空箱堆积的现象,正在全国各大港口上演,工厂没活,港口没货,这些现象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我们知道疫情期间,由于中国率先复工,国内的出口制造业吃了很长时间的疫情红利,那两年外贸行业也是赚的盆满钵满,但是在2022年情况出现了转折,从年初开始,出口额就逐步下降,到了12月份,同比暴降了9.9%。为此各省份组织企业包机出国抢订单,当时舆论都给出了正面的评价,认为沿海省份都比较务实,敢想敢干,可即便是这样,也无法掩盖出口的问题,接不到订单,或者说没抢到订单,自然就不需要那么多人,也就出现了现在工厂不招人的情况。

而出口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全球衰退外需疲软。自从2008年以来,长达十几年的放水并没有改善产业结构,加上三年疫情又加大了刺激,发达国家都面临高通胀的压力,美元加息遏制需求,造成制造业外部需求萎缩,一场全球性的衰退在所难免。现在的情况其实和2008年很像,当时是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也给刚加入世贸的中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是这次还不只是全球衰退一个原因。

另一个因素就是国内的产业链供应链外移,产业链外移原本有其内在的逻辑,就比如全球前三次产业链的外移,从欧美到日本到亚洲四小龙再到中国,目前是第四次产业需要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印度、东南亚和南美。

但是地缘博弈加速了进程,主要表现就是产业链脱钩。由于矛头所指是中国,所以受到的影响最明显。这种转移带有强制性,不再遵循经济规律,而是把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放在了成本和效益之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苹果的转移。近年来一直在向东南亚和印度转移产业链,有机构预计印度在2025年将承载苹果30%的产能,新增的25%产能,就是从中国的产能中抽走的,不只是苹果、惠普、戴尔、索尼也都开始了产业链转移。

2023年将是产业链外移的关键年份,而今年才刚过去一个多月,而将来的转移趋势是供应国际的会转移出去,供应中国的还会留在国内,一旦转移完成,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将会损失多少订单,丢掉多少工作岗位,如何应对?依旧还是三板斧出口投资和消费。

前面提到出口已经不行了,而去年的消费也非常的萎靡,原本消费一直占了经济增长的一大半,2021年超过64%的占比,可到了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变成了投资驱动,消费贡献仅1%,而过去三年平均值都为三个百分点。原因大家也都知道,因为中国家庭的收入增长不在,大环境又有很大不确定性,很多人都把钱存起来都不去消费,归根结底这是一种应激反应,是疫情之下对于不确定性的防御,居民减少或停止了家庭支出,也导致很多消费型公司去年业绩普遍都不好。

国内看到外需无望后,也一直在提扩大内需,特别是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内需提到了一个相当高的位置。到今年尤其是春节期间,虽然都在宣传报复性复苏,但体现在数据上却没有那么理想,憋了三年的消费,并没有出现井喷式的爆发,唯一超过2019年同期的恐怕也只有情人节的开房数据了。

真正的消费指标,不管是手机还是汽车都惨淡的不行,靠内需目前看还很难,毕竟消费依赖老百姓的集体行为,居民不愿消费,政府也没办法强制,光是砸消费券作用也有限,出口和消费不行,那就只能靠投资了。特别是基建投资,各个地方政府能自己主导,简单粗暴可以直接砸钱,只要资金到位,各个地方能上的项目肯定就会陆续上马,能开工的工程今年都会陆续开工。

所以发改委在2023年的报告里面提到了今年稳增长的手段,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基建报告是这样说的,春季后将集中下达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新型基础设施领域重大项目的建设,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虽然基建拉动经济的效果已经大不如前,但是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而根据机构统计,今年1月份各省市陆续发布了基建开工的项目,投资额以及目标增速都超过预期。从增速看,不少省市都是两位数的增长目标,相比去年又是迈出了一大步。

当然这个统计并不完全,但毫无疑问,今年必然又是一个基建的大年,主要投向还是传统基建。按照广发宏观的数据,新基建的占比只有15%左右,基建投资拉上去自然会带动另一个产业。那就是房地产从去年疫情放开,把房地产定调为支柱产业后,目前楼市整体依然温度较低,但部分重点城市成交量已经开始上升,特别是进入到2月份,回暖趋势非常明显。

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上周一线城市成交面积整体环比上涨72%,分城市来看,上海成交面积环比涨幅最大,高达103.8%,北京、广州、深圳环比均出现上涨,同比来看,一线城市成交面积同比增长52.6%,其中北京成交面积同比显著上涨,涨幅174.92%线代表城市整体成交面积环比上升29.7%。分城市来看,济南环比上涨显著,涨幅为137.5%,苏州环比下降降幅为11.4%。同比来看,二线代表城市整体上涨49.4%,其中武汉涨幅最大为156.5%,其次为宁波涨幅141.7%。

而今年再次把基建投资作为重点,还会进一步掀起房地产市场的波浪。毕竟基建跟房地产是一对孪生兄弟,向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比如小区周围的基建,把道路、学校、地铁公园都修好,使得这里比其他区域更宜居,那么房价也就会更坚挺。开发商卖房子,交通规划,教育医疗等公共配套也是最大的卖点。房子本身不值钱,值钱的是土地,而土地之外,就是这些附带的公共配套资源,所以大基建的投入一定是有利于房地产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基建项目是谁在操作?大家应该也都知道,各地的城投去年全国有一半土地靠的是城投托底,很多城投已经负债累累。青岛前不久出现的共有产权事件,就是城投缺钱导致的烂尾,某些城投现在非常缺钱,只能去借,找谁借只能是银行城投发的地方债,基本也是银行在买单,找银行借钱融资,有了钱就开工上项目,在政策指导下,银行也很愿意借,刚好银行也都发愁贷款的事情,所以天量基建配合银行放水,再拉动房地产的增长。

房企拿到销售款,继续投资拍地,各个地方又卖地款,去填坑还银行的债,这就是一个循环。同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关键就在于人们还会不会买单。

另外还有一条消息,今天美国公布了1月份的CPI数据,最终是达到了6.4%,比市场预估的6.2%略高,所以属于超预期偏利空的消息。当通胀数据高于预期,市场就会认为美联储还有继续加息的可能。

现在主要博弈的是后面还会有几次加息,之前预期是还有两次分别25个基点,由于通胀偏高,所以现在加息三次的预期还在升温。数据公布后,美国股指出现了剧烈震荡,但最终居然挺住了。截至收盘那只涨了0.57%,道琼斯跌了0.46%,标普的跌幅只有0.03%,中概股方面还是多数下跌的,但跌幅不算大。随着加息预期,美元走强以及结汇需求减弱,最近几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重返6.8区间出现贬值趋势。此前我们提到过,今年人民币汇率将是先贬后升的趋势,未来一段时间汇率贬值还是大概率的,然后可能会在下半年反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

Also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