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构成我人生哲学之根基的书
六七年前曾经翻译过一本书《The Road Less Traveled》,一位美国精神病医生M. Scott Peck写的关于痛苦、爱和成长的书。第一次在南京王学富老师的直面心理咨询中心读到这本书时有醍醐灌顶之感,觉得看过一遍还不过瘾,就着手将其翻译成中文。现在市面上有这本书的中文译本:《少有人走的路》,于海生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据说相当畅销,仅豆瓣上显示就有约1万4千人读过此书,另有5千余人在读此书。其实这并不足为奇。据2005年Scott Peck去世时的一则讣告,此书自1978年面世以来,曾经在纽约时代杂志畅销书榜上呆了十三年,发行1千多万本(不知是否包括各外文译本在内),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我早在于海生之前译成此书,可惜译好以后阴差阳错未能出版。不过倒是在译的过程中陆陆续续将译文发在当时南师法学院学生在西祠胡同上开的版块上,以及在译成后发给许多朋友。07年大学同学十周年聚会之后,又将自己的译稿发给了现在多半已经为人父母的大学同学。
此书对我本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跟许多朋友讲过我现在的人生哲学基本上就是以这本书为基础。虽然此书译成后到现在我没有再通读过此书,但书里的一些主要观点已经成为我思想的基本组成部分。这本书给我的教益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它教会我如何去面对和处理人生当中的各种问题和痛苦。在上大学时我就对博登海默所著《法理学》一书所介绍斯多噶派哲学思想深有感触(虽然那里面对斯多噶哲学的介绍实际上只是寥寥数语而已),相信对人生中不可避免之命运要淡然接受。但是派克博士的见解显然更具体、更具操作性和积极性。他提出的处理人生中各种问题的四项基本纪律:延迟享受、承担责任、直面真实和保持平衡,也正是我在此后几年处理自己人生当中的种种问题的圭臬,尽管有时这样做需要极大的勇气。不过正如他在书里提到的,一旦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借助这些纪律去处理它们,这些问题就不再是问题,而自己的自我、人格和自信,也就在处理这一个个的问题当中得到成长。也正是这样,我感到自己在经历了不少磨难之后,仍然能够有自觉还算健康和完整的心态,并且对于人生发现越来越多的兴致和乐趣,哪怕前面仍然有很多挑战在等待,哪怕周边还是有那么多让人恼怒的事情发生。
二是它教会我认识爱的本质,知道爱不是单纯一种情感,也不是依赖,而是一种促成自我和他人的精神和人格不断成长的意志,并且教会我如何去平衡爱的感情方面与意志方面。这方面的见解是我在处理人际关系,包括自己的婚姻关系的基本指针,并且我自己的实践证明,Scott Peck的见解是深刻而有效的。
三是它让我确立对于信仰的恰当认识。相当一段时间我纠结于要不要成为基督徒这样一个问题。我原有的知识无法帮我认识生活当中精神层面的问题,而此前与基督徒以及教会的接触让我也发现成为基督徒并不能让所有问题自行消失。这个世界上充斥着太多自以为是的这样或那样的教徒,宣传着似是而非的教条。在我看来,信仰本质上是个人的心路历程,只能在自己的思索和实践中慢慢地去求证和形成。而这个世界已经如此丰富多彩和生机勃勃,我并不向往死后“流着奶和蜜”的天国。尽管如此,我仍然保持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并且对Scott Peck所描述的精神成长的第四阶段深感兴趣。
本来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回头去翻阅这本书。只是最近的一些事情,尤其是这个五一期间回温州老家经历的一些事情又让我重新关注这本书并思考相关的一些问题。昨晚回到北京,今天一早便特意上网去查Scott Peck的资料,结果发现他已经于2005年去世。02年左右我为翻译此书曾经尝试联系他,结果得知他因为身体不好,已经不对外接触。从网络上了解到的信息来看,我发现对于他的其他著作以及他这个人本身,我还有太多东西要去了解。The Road Less Traveled(1978)是他的成名作。在此之后,他又写了不少其他著作。我自己尤其感兴趣的,是 The Different Drum: Community Making and Peace (1987),探讨真正的社群的建设问题。The Road Less Traveled是个人的成长之路,而后一本书则是思考一个真正的社群,包括小群体以至整个社会的的形成的心理层面的问题。我相信这些书当中的很多观点,对于从事法学研究也是非常有价值和启发意义的。
这个人本身也非常有意思。他在心理辅导方面有非常高的威望。在感到诊所咨询影响有限时,他开始巡回演讲,出场费达到15000美元一场,被很多人誉为“Prophet”,并且曾经试图竞选美国总统,以期“治疗这个社会的疾病”,最终担心会给自己带来太多压力而放弃。另一方面,这样一个应该说对于人生非常有智慧的人(他将精神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完全自我的阶段,典型是两三岁之前的小孩,而有些人则终生没有超出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盲目信仰权威,将世界简单地划分为善与恶的阶段,典型者如稍为大一些,以父母为最高权威的孩子,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盲目信仰权威的“好”公民,还有对“上帝”坚信不移,对“信仰”从不质疑的虔诚者;第三阶段是“科学怀疑主义”阶段,这一阶段的人不会不加质疑地相信,而只是在被合乎逻辑地说服之时才相信,但是对精神性和超自然性的力量持怀疑态度;第四阶段是开始享受自然与存在的神秘与美的阶段。这些人虽然非常理性,却能够领略自然与存在中更大的意象,对于善与恶,仁慈与宽恕,热情和爱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力。他认为第四阶段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精神境界,并认为自己处于这一阶段),在人生中却有相当多的人生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包括过量饮酒和吸烟、没有给予子女足够的关注(后来有两个子女据说和他不再联络)和婚外情。在他去世前一年他与共同生活了45年的妻子,被他在The Road Less Traveled一书中赞誉为“她对我的奉献如此巨大,以至于无法把她作为一位妻子、母亲、心理治疗师以及独立的人的智慧与我的智慧分开”的华裔新加坡人Lily Ho离婚。他于69岁时死于帕金森病和胰腺癌。
在我看来,这样一个让人不无困惑的人恰恰说明人生并不是象那些处于他所说的第二阶段的人所想象的那样非黑即白,非善即恶。种种问题贯穿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每个人的问题都各有不同。只有过于武断和骄横的人才会动辄轻易地对他人下判断。而另一方面,即使是看来再有智慧的人,也不能代替我们自己去思考并努力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在这个意义上,人生始终处于开放和未完成的状态,至死方休。
1. 维基百科上对于Scott Peck的介绍:http://en.wikipedia.org/wiki/Scott_Peck;
2. 一位记者在Scott Peck去世那一年对他的采访:http://www.timesonline.co.uk/tol/life_and_style/health/features/article520838.ece
3. Scott Peck的讣告:http://www.guardian.co.uk/news/2005/oct/05/guardianobituaries.booksobituaries)
此书对我本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跟许多朋友讲过我现在的人生哲学基本上就是以这本书为基础。虽然此书译成后到现在我没有再通读过此书,但书里的一些主要观点已经成为我思想的基本组成部分。这本书给我的教益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它教会我如何去面对和处理人生当中的各种问题和痛苦。在上大学时我就对博登海默所著《法理学》一书所介绍斯多噶派哲学思想深有感触(虽然那里面对斯多噶哲学的介绍实际上只是寥寥数语而已),相信对人生中不可避免之命运要淡然接受。但是派克博士的见解显然更具体、更具操作性和积极性。他提出的处理人生中各种问题的四项基本纪律:延迟享受、承担责任、直面真实和保持平衡,也正是我在此后几年处理自己人生当中的种种问题的圭臬,尽管有时这样做需要极大的勇气。不过正如他在书里提到的,一旦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借助这些纪律去处理它们,这些问题就不再是问题,而自己的自我、人格和自信,也就在处理这一个个的问题当中得到成长。也正是这样,我感到自己在经历了不少磨难之后,仍然能够有自觉还算健康和完整的心态,并且对于人生发现越来越多的兴致和乐趣,哪怕前面仍然有很多挑战在等待,哪怕周边还是有那么多让人恼怒的事情发生。
二是它教会我认识爱的本质,知道爱不是单纯一种情感,也不是依赖,而是一种促成自我和他人的精神和人格不断成长的意志,并且教会我如何去平衡爱的感情方面与意志方面。这方面的见解是我在处理人际关系,包括自己的婚姻关系的基本指针,并且我自己的实践证明,Scott Peck的见解是深刻而有效的。
三是它让我确立对于信仰的恰当认识。相当一段时间我纠结于要不要成为基督徒这样一个问题。我原有的知识无法帮我认识生活当中精神层面的问题,而此前与基督徒以及教会的接触让我也发现成为基督徒并不能让所有问题自行消失。这个世界上充斥着太多自以为是的这样或那样的教徒,宣传着似是而非的教条。在我看来,信仰本质上是个人的心路历程,只能在自己的思索和实践中慢慢地去求证和形成。而这个世界已经如此丰富多彩和生机勃勃,我并不向往死后“流着奶和蜜”的天国。尽管如此,我仍然保持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并且对Scott Peck所描述的精神成长的第四阶段深感兴趣。
本来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回头去翻阅这本书。只是最近的一些事情,尤其是这个五一期间回温州老家经历的一些事情又让我重新关注这本书并思考相关的一些问题。昨晚回到北京,今天一早便特意上网去查Scott Peck的资料,结果发现他已经于2005年去世。02年左右我为翻译此书曾经尝试联系他,结果得知他因为身体不好,已经不对外接触。从网络上了解到的信息来看,我发现对于他的其他著作以及他这个人本身,我还有太多东西要去了解。The Road Less Traveled(1978)是他的成名作。在此之后,他又写了不少其他著作。我自己尤其感兴趣的,是 The Different Drum: Community Making and Peace (1987),探讨真正的社群的建设问题。The Road Less Traveled是个人的成长之路,而后一本书则是思考一个真正的社群,包括小群体以至整个社会的的形成的心理层面的问题。我相信这些书当中的很多观点,对于从事法学研究也是非常有价值和启发意义的。
这个人本身也非常有意思。他在心理辅导方面有非常高的威望。在感到诊所咨询影响有限时,他开始巡回演讲,出场费达到15000美元一场,被很多人誉为“Prophet”,并且曾经试图竞选美国总统,以期“治疗这个社会的疾病”,最终担心会给自己带来太多压力而放弃。另一方面,这样一个应该说对于人生非常有智慧的人(他将精神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完全自我的阶段,典型是两三岁之前的小孩,而有些人则终生没有超出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盲目信仰权威,将世界简单地划分为善与恶的阶段,典型者如稍为大一些,以父母为最高权威的孩子,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盲目信仰权威的“好”公民,还有对“上帝”坚信不移,对“信仰”从不质疑的虔诚者;第三阶段是“科学怀疑主义”阶段,这一阶段的人不会不加质疑地相信,而只是在被合乎逻辑地说服之时才相信,但是对精神性和超自然性的力量持怀疑态度;第四阶段是开始享受自然与存在的神秘与美的阶段。这些人虽然非常理性,却能够领略自然与存在中更大的意象,对于善与恶,仁慈与宽恕,热情和爱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力。他认为第四阶段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精神境界,并认为自己处于这一阶段),在人生中却有相当多的人生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包括过量饮酒和吸烟、没有给予子女足够的关注(后来有两个子女据说和他不再联络)和婚外情。在他去世前一年他与共同生活了45年的妻子,被他在The Road Less Traveled一书中赞誉为“她对我的奉献如此巨大,以至于无法把她作为一位妻子、母亲、心理治疗师以及独立的人的智慧与我的智慧分开”的华裔新加坡人Lily Ho离婚。他于69岁时死于帕金森病和胰腺癌。
在我看来,这样一个让人不无困惑的人恰恰说明人生并不是象那些处于他所说的第二阶段的人所想象的那样非黑即白,非善即恶。种种问题贯穿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每个人的问题都各有不同。只有过于武断和骄横的人才会动辄轻易地对他人下判断。而另一方面,即使是看来再有智慧的人,也不能代替我们自己去思考并努力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在这个意义上,人生始终处于开放和未完成的状态,至死方休。
1. 维基百科上对于Scott Peck的介绍:http://en.wikipedia.org/wiki/Scott_Peck;
2. 一位记者在Scott Peck去世那一年对他的采访:http://www.timesonline.co.uk/tol/life_and_style/health/features/article520838.ece
3. Scott Peck的讣告:http://www.guardian.co.uk/news/2005/oct/05/guardianobituaries.booksobituarie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