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7日星期三

病毒营销六法则

病毒营销六法则:STEPPS——出自《疯传》这本书。
社交货币Social Currency
诱因Triggers
情绪Emotions
公共性Public
实用价值Practical Value
故事性Stories
这六点都可以成为让用户主动去传播营销内容的动力,但凡做到了病毒式传播的事物基本都满足了以上六个条件中至少一个。
1. 社交货币
如果分享能让用户能显得自己有谈资,BIGGER更高,有利于自身形象的塑造,这个内容也就成为了用户的社交货币。这时用户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交价值,会倾向于主动地去传播这条消息。
案例:星巴克有Secret Menu,不在菜单里出现,只靠口口传,在国内知道的人可能不多,如果你是知情者之一,你在对别人传播这件事的时候就会实现自己的社交价值。
2. 诱因
营销活动要有能让用户潜意识里记住的刺激点,用户在有这类产品/服务需要时,这个刺激点就会成为购买行为的导火索。但是这个刺激点不能当做刺激面来使用,因为如果广泛宣传的内容太多,用户反而记不住。
案例:脑白金的广告会在中秋节、春节等人人都要串门的这段时间加大投放,虽然广告词不太讨人喜欢,但是却很成功的让全国人民记住了老头和老太的动画形象还有那一句“今年过节不收礼呀,收礼只收脑白金”。成功被洗脑的你在考虑过年要给七大姑八大姨送什么的时候,这句广告词就会自己跳出来,这时购买行为很有可能就产生了。
3. 情绪
当某一个事物能激发起大众的强烈情绪时,包含高兴、震撼、愤怒、恐慌等,这件事就会更广泛地被传播和讨论。可以回忆一下你朋友圈里是不是出现过家庭搞笑录像、“咱们屯里的人”粤语版、曾经繁华现在被遗弃的底特律系列照片,前两者会博你一笑,第三个会让你感到震撼,这些情绪都会鼓励你的传播和分享。但是要注意的是,同样是消极情绪,悲伤的作用跟愤怒完全相反,会抑制人的分享行为。
案例:韩寒的乘风破浪歌在上映前闹得沸沸扬扬,女权主义者和他们的对立面纷纷出来讨论,斥责、洗白各种行为都有。虽然对韩寒的个人形象没有什么积极影响,但是成功地让很多人都知道了乘风破浪这部电影。三个关于这首主题曲的知乎问题浏览量都各自达到了100万左右的量级,目前票房收入已上10亿,不能说没有这首主题曲的功劳。
4. 公共性
如果一个产品被使用、被提到的环境都是私密的,那么就没有机会被人分享。比如你会跟朋友分享哪家店的东西好吃,却不会去讨论什么牌子的厕纸好用。这时可以通过给这个产品赋予公共可视性,让它变成从私密的一部分变成社交的一部分,来实现传播。
案例:在支付宝推出蚂蚁森林之前,很多人从来没有听说过阿拉善SEE基金会和梭梭树。支付宝通过积攒碳,收集碳,偷别人的碳,以及给别人的树浇水来获得福卡,把这个慈善行为放到台面上了。种树的行为也带动了大家的捐款,这个本来没多少人知道的基金会在支付宝上收到了将近800万,支付宝爱心捐赠页面里其他基金会也被顺带着捐了更多的善款。
5. 实用价值
一些不符合上述性质的事物,但是对自己或身边人有实用价值的事物也可以得到广泛传播,每个的朋友圈里都会有一些“宜家的一系列物美价廉的超值产品”、“看了这些视频,会觉得自己从来不会剥水果”之类的使用信息。虽然这些消息不能当做社交货币,也不能引起情绪波动,但是你会因为身边的人很可能会需要而去分享这些消息。
案例:深受老年人喜爱的养生文章经常在老人家们的朋友圈里出现,他们转发这类文章就是因为觉得这些内容对自己,对身边的人都有实用价值。
6. 故事性
故事会让一个产品/思想广泛传播,从远古时代开始,诗经、希腊神话等等都是靠口口相传的,古人们还会把一些人生道理融入到故事当中,能传播到现在,故事的功劳功不可没。教科书上每条理论的后面都会给出案例,除了便于理解,也能便于记忆。
案例:圣诞期间Burberry的广告在朋友圈里很火,这则广告被拍成了微电影的形式,融入了创始人Burberry和老婆相遇,和一个女飞行员(出轨对象)相遇,以及他为一战时期英国军人设计外套的故事。视频拍的很美故事性很强,里面除了各种美美的新款服饰,还让观众重新认识了已经卖了100多年的trench风衣(就是曾经英军在战场穿的外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

Also Read: